董勇饰秦学安。
王海燕(中)饰赵秀娟。
《黄土高天》剧照。
记者 母家亮
10月31日,记者从陕文投集团获悉,由陕文投集团投资制作、联合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出品的38集“三农”主题电视剧《黄土高天》(原名《一号文件》),作为中央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首部重点献礼剧,定于11月1日起在央视一套20点05分黄金档播出。这是“影视陕军”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据悉,《黄土高天》取材于我省作家莫伸的报告文学《一号文件》,由中央电视台、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五星东方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陕西文化产业(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山西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摄制。该剧导演为国家一级导演阚卫平,总编剧为张强,陕西主旋律电视剧剧本原创基地范胜震编剧工作室担任编剧,董勇、王海燕、王伟、嵇波领衔主演,马少骅、陈逸恒、封柏、罗忆楠、刘远、谭希和、公磊、阚宇、时代美、刘蕾、王一珺、杨烁、刘研主演,许还山、高明、高亚麟、杨童舒、黄品沅、徐松子特别出演。
四十年光辉岁月浓缩呈现
看“一号文件”指导下的农村巨变
作为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首批推荐剧目的农村史诗大剧,《黄土高天》高度契合了党的十九大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活下去、富起来、新农民”的农村思想发展变化,系统描述了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后的时代变迁,全面展现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变革中,三代农民以经历者、践行者、见证者的身份,为追求美好生活而艰苦奋斗的故事。《黄土高天》的正式播出,能让观众更深刻地感知“中国改革看农村”的历史与时代意义。这部跨越三代人不同时期奋斗历程的诚意之作,也能让观众从主人公的身上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回想起自己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内涵品质俱佳
四大看点带你进入“农民的幸福生活”
看基调。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共有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电视连续剧《黄土高天》沉着厚重,思想性扎实,紧紧围绕中共中央每年下发的“一号文件”来讲故事。通过聚焦“三农”主题,截取农村发展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场景和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的空前变化,生动展现了新一代农民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而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
看剧情。从最初的“大包干”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黄土高天》不仅展现了政策惠民与农民收入的大跨步飞跃,更彰显了农业科技的发展成就。从农民们开始的“手播牛耕”,到后来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三代农民几十年来对土地始终如一的情感却是从未改变的。
看文化。《黄土高天》讲故事也不忘传播传统文化。在剧中,我们既能看到代表豪放西北风的秦腔、腰鼓、羊肉泡馍,也能看到代表细腻徽文化的黄梅戏、凤阳曲。对比与反差,构成了本剧独特的文化内涵。
看人物。作为艺术作品核心精神的载体,《黄土高天》在塑造人物上追求“厚度”,选择张天顺(马少骅饰)、秦学安(董勇饰)、赵秀娟(王海燕饰)、秦田(罗忆楠饰)、秦奋(封柏饰)等三代农民和农村干部为代表,通过细腻统一的人物主线发展,完整呈现每一代农民的不同精神境界,让观众跟随剧情的发展,融入到这群“庄稼人”生动真实的生活中,一起体会农民的幸福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以马少骅、董勇、王海燕、罗忆楠、封柏等为代表的众多演员之前的作品均以年代剧为主,并未饰演过地地道道的农民角色。为诠释好《黄土高天》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主人公们,演员们很早就下到田间体验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剧中为观众呈现了质朴、真实、亲切的农民形象。
用心制作展现真实质感
主旋律片也要“很好看”
《黄土高天》根据著名作家莫伸创作的报告文学《一号文件》改编,由主创团队历时三年创作拍摄完成。为呈现该剧宏大主题与四十年的年代跨度,《黄土高天》在陕西与安徽两省取景,辗转陕西麟游、旬邑、杨凌、彬县、铜川、泾阳、西安、安徽小岗村、查济村等十三地取景拍摄。
拍摄过程中,主创人员力求真实还原从1978年到2018年的40年里农村发展变迁和农民的生活百态。在美术设计上,无论是剧中的陈设、庭院、工具,还是年代标语、建筑色彩均复原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场景,给予了《黄土高天》超强的年代感。
据悉,为了凝聚创作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确保电视剧摄制的顺利进行,《黄土高天》的联合出品单位和摄制单位在摄制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这也是我省首个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影视摄制组。在整个摄制过程中,演职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了创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