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wz.png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综合--红色经典--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毛岸英在延安时期的往事

发布时间:2017-09-28 15:48:23 浏览次数:2230 来源:《现代企业》杂志  分享:

   

□赵锦荣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日子里,一个久远而又亲近的名字——毛岸英在革命圣地延安老区人民心中愈来愈怀念,六十多年前毛岸英由苏联归国来到延安,曾在这块红色热土上学习劳动,磨炼洗礼。延安,留下了他战火中行军的脚步,黄土地洒下了他的青春汗水,他和老区人民建立起深厚感情,延河岸边也孕育了他纯洁和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
  随着献礼剧《毛岸英》在央视播出,连日来,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纷纷来到毛岸英在延安曾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杨家岭、王家坪、宝塔山、延河边和他上“劳动大学”的吴家枣园参观、瞻仰,寄托着无限哀思,追忆着他在延安生活战斗的足迹。
  巍巍宝塔俯首致敬,滚滚延河深情呼唤:“毛岸英归来吧!延安老区人民怀念您!”
  毛岸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苦难的童年,颠簸流离的生活,抗美援朝为国舍命的英勇壮举……尽管时空划过了六十多年,但“毛岸英”的名字像一块巨大磁石在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心底永不磨灭;“毛岸英”的三个金色大字镌刻在抗美援朝英雄纪念碑上永不褪色;他在异国他乡“朝中友谊塔”烈士陵园里伴着青松明月静静地躺在那里已六十个春秋;他似鸭绿江波涛中的一根中流砥柱,缔结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而牢不可破。毛岸英是共和国骄子,民族之魂,他的英灵,人天共仰与日月同辉,在我国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星河中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华。
       苦难的童年—从苏联归国来到延安
  毛岸英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湘雅医院。父亲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后,又转战万里长征北上,因时局动荡,多年来,他一直随着母亲杨开慧和弟弟岸青、岸龙生活。1930年母亲杨开慧被反动军阀抓捕,岸英当时只有八岁,幼小的他便与母亲一起坐过敌人的监牢。母亲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和两个弟弟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在上海生活,上海党组织遭到破坏后,岸龙病死在医院。岸英、岸青流浪在上海滩头,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直到1936年地下党组织才找到了兄弟俩,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流浪生活,辗转苏联。先后入莫尼诺国际儿童院、伊万诺夫苏雅士官学校、列宁军政大学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驾着坦克转战欧洲战场,英勇击敌,受到斯大林嘉勉,并送他一把小手枪。
  1945年,毛岸英谢绝了斯大林的挽留,告别了苏联的同学好友和他相依为命的弟弟毛岸青,结束了他在苏联长达十年的学习生活,他身着苏军黄呢戎装,英姿勃勃地归国来到延安父亲毛泽东身边,踏上了边区这块红色热土,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

       毛泽东送毛岸英上“劳动大学”
  毛岸英回国后来到延安住在杨家岭,组织安排在中宣部工作。1946年春节期间,毛泽东携长子毛岸英亲赴柳林区向当地群众拜年,不久,毛主席把儿子叫到他办公室和住宿的王家坪对岸英说,“你上过苏联的大学,还没上过边区劳动大学,劳动大学就在吴家枣园。那里的先生和学生都是劳动人民,你去学习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毛岸英当即表示愿意去。毛主席说:“去很好,还要带些学费去。”毛主席给了一斗小米叫毛岸英背上走。所谓的“劳动大学”是毛泽东主席为了让广大青年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让自己刚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儿子毛岸英去农村进行劳动锻炼,了解中国的基层社会,让他亲身体验艰苦生活,增强与农民的感情,学习农民勤劳朴实的精神。
  父亲谈话后,毛岸英脱下了苏军戎装,换上了八路军灰色的旧棉袄,穿着布鞋,遵照毛主席指示,从王家坪背着小米步行去南边近三十公里的柳林区二乡吴家枣园村上“劳动大学”,跟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学习种地,“拜师务农”。
吴家枣园现八十多岁的高和富老人,当年是吴满有的邻居,曾和毛岸英上山劳动相处,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当时毛岸英来的时候,有个参谋长跟着来,那个参谋长姓贺,拉着马,铺盖让马驮着,可毛主席不让马驮小米,硬要毛岸英自己背着小米走,不然就不知道究竟累不累。毛岸英就背着小米,穿着布鞋,脚上都打起了泡,肩膀上磨破了皮,累的他满头大汗。他来的时候还带着一把小手枪,说是在苏联时斯大林给的,有个皮套套,还拿出来给我们看过。毛岸英来到吴家枣园,住在吴满有家的窑洞里,和吴家老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吴满有,生于1893年,与毛泽东同庚。对今天不少中青年而言,吴满有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在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名字在《毛选》、《邓选》中被多次提及,还曾被写入中共中央文件。早在1946年,延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影片中吴满有的扮演者是后来的著名导演凌子风。1943年初,著名诗人艾青曾写成叙事长诗《吴满有》;版画大家古元也为吴满有雕制木刻画像;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吴满有甚至成了一个“品牌”,解放区的烟厂曾专门生产过一种香烟,便是“吴满有牌”。至今,石家庄烟厂还将此事写进厂史。边区农业战线的“吴满有运动”和工业战线的“赵占魁运动”,使两人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两面旗帜。毛主席亲笔为他们题词:“天下有名”。
  1943年春节过后,《解放日报》发表吴满有给毛泽东的一封信,提出要为毛泽东“代耕”(当时边区政府所有人都有耕地或者织布任务),吴满有由此成为毛主席的“座上客”。毛主席特意指定吴满有担任毛岸英的“劳动大学”老师,让毛岸英跟随他学习种地。
  毛岸英来到吴家枣园村后就要上山劳动,吴满有说:“你是个洋学生,我一个字不识,学甚哩?”毛岸英就说:“我是来学干农活的,又不是来享福消闲的!”吴满有开始教了。第一课开荒,毛岸英跟上变工队上山开荒。他看见变工队的人都把衣服脱下来开荒,他也同样去做。白白的皮肤被太阳晒得红红的,由红变黑,手上也打起了泡,过了两三天,他就学会开荒了。他见活就干,别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还用手抓粪。把村子里的人名字都记下来,刚来时村民说话他听不太懂,时间长了,就都能听懂了。
  毛岸英学了两个星期就学会了基本农活,当毛主席把吴满有请到家里,询问儿子的学习务农情况时,吴满有不住口的夸赞说:“小伙子能吃下苦,不到一个月就和我们受苦人(当地人把农民叫受苦人)一个样了。”毛岸英谦虚朴实,平易近人,从不讲特殊,衣服破了总是自己动手缝补。他性格活泼开朗率直,劳动间歇和当地老乡扭秧歌,学唱陕北民歌,农村的民谚俗语他一听便马上用小本本记下来,并向老乡们求教,直到完全懂了为止。
  毛岸英很喜欢跟村子里的年轻人摔跤,还真有两下子,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也被他摔的仰面朝天,村里不少人说他会武功。陕北秋天早晚寒冷,吴满有怕早出晚归的毛岸英受寒,硬把王震送他的一顶崭新的毡帽戴在毛岸英头上,毛岸英则把自己从苏联穿回的那件军呢大衣送给了吴满有的二儿子吴仲贵。
  毛岸英在吴家枣园跟随吴满有及其家人,春种秋收,从头学起,干着所有的农活。他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勤谨好学,忘我劳动。学会了开荒垦地,撒播籽种,清圈送肥,间苗锄禾,收割碾打等农作技术。并在村里慰问军烈属,帮助青少年识字扫盲,磨砺整整一个农作季节。毛岸英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4个月,其中七个月是在吴满有家度过的。在吴家枣园他亲身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他的务农知识得到了增长,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他与农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脸庞晒得黝黑,光着膀子和上身,头上勒着毛巾,活脱脱地成了一个陕北后生。正当他劳动起劲的时候,胡宗南进犯延安,毛岸英接受了新的任务,当他离开吴家枣园时,全村老少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到村口,唤着他的名字。
  毛岸英告别了吴家枣园村,他背着小米和劳动果实回到了王家坪党中央机关和父亲身边,毛主席掰开他的手,看到手上的老茧后高兴地说:“这才是劳动大学毕业证!”毛岸英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他给毛主席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毛岸英和刘思齐相识、相知、相爱
  刘思齐——毛岸英的妻子,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新中国成立后,她两次回到延安,回到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自己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延安曾经是她和毛岸英相识、相知到相爱的地方,延河边留下了他们青春的脚步和纯洁坚贞的爱情,以及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生于湖北的刘思齐,比毛岸英小8岁,1938年,年仅8岁的她随母亲张文秋一起准备去苏联给父亲看病,途经新疆时,被反动军阀抓捕,一家人在1946年才从新疆来到延安。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了毛岸英。
  据刘思齐老人回忆:“1946年,我从新疆监狱回到了延安。之前只知道主席有个儿子,是从苏联回来的,小时候生活很可怜。我们俩小时候经历很相似,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刘思齐和毛岸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杨家岭,“那天,我和岸英的妹妹李讷从主席家里出来,下山的时候,一个小伙子从对面走过来,李讷就突然把我的手溜开扑过去,喊那人哥哥。那时我想,大概这个人就是毛岸英吧!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就觉得他个子很高,人长得很潇洒,但是穿得很朴素,和周围的干部没有什么差别”。
  最高规格,最低场面的婚礼。1949年,新中国成立,刘思齐和毛岸英来到了北京,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任党支部书记。此前他们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在征得毛主席同意后,俩人决定结婚。
  1949年10月15日,俩人的婚礼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西房里举行。
  这场婚礼后来被特称是一场“最高规格、最低场面”的婚礼。说规格高是因为当时正好是毛主席要开一个政治局常委会议,他就在会议前给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了婚礼,从规格来讲,政治局常委全部参加了。说最低场面,是因为婚宴只有两桌饭,一桌是政治局常委和他们的夫人,还有刘思齐和毛岸英;另外一桌就是俩人的弟弟妹妹们,从婚宴场面上讲是最低场面的。
  这就是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儿子的婚礼,比一般平民百姓更为简单、朴素。他们没有婚礼服,毛岸英穿的是在外事场合当翻译时的制服和一双半新的皮鞋,刘思齐身着灯芯绒上衣,半新的裤子,穿一双新买的方口布鞋。作为父亲和公公的毛泽东,给儿子和儿媳的唯一礼物是一件在重庆谈判时穿过的旧大衣。但是,这场具有双重特点的婚礼在毛岸英夫妇看来非常难得,他们感觉到很满足、很幸福。
  婚礼后,他们就离开中南海回到他们的新房。新房设在一间平房里。新房的陈设极其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和一条棉军被。
  他是一个让我们骄傲的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要求去朝鲜前线。但毛岸英对刘思齐却只说是去执行任务。
  1950年11月25日,美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狂轰乱炸,正在作战室整理资料的毛岸英还没来得及撤离,周围已是一片火海,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新婚分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毛岸英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可刘思齐一直被蒙在鼓里。刘思齐说,主席他老人家也是承受了巨大的悲痛,隐瞒着残酷的事实,善意的谎言直到三年后才被揭穿。
  从相爱到结婚到永诀,尽管两人的感情只有短暂的两三年时间,但这段短暂而又纯粹的感情却深深地影响了刘思齐的一生。刘思齐老人回忆起毛岸英总要说的一句话:“他是一个让我们骄傲的人!”
       一位延安农民与毛岸英的深厚情结
  革命圣地延安吴家枣园小山村,历史上是一个荒僻的黄土高原村落,山高谷深交通不便。64年前,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长子毛岸英遵照父亲“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毅然来到这个小山村拜师务农,上“劳动大学”。六十多年过去了,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但毛岸英年青英俊、吃苦好学、为人谦和的音容笑貌,依然弥留在山村老人们的心中,“他是个好后生,好青年……”老农们用朴实的语言赞美毛岸英。岸英住过的土窑洞,用过的锄头、老镢、犁铧等农具;推过的石磨、碾、牵驴滚碾过的打谷场,做饭的锅灶,教农民们扫盲识字的小桌,亲手植的槐树……这些原貌依旧的一件件斑驳物件见证了当年的历史,可谓苦乐一杯,清风千秋,至今倾诉着岸英的双手由一个个血泡变为老茧的往事,昭示着共产党人永做劳动人民好儿子的永恒主题。
  吴家枣园村毛岸英旧居已成为“青少年教育中心”,它吸引着众多到延安旅游者来小山村瞻仰、体验、洗礼;吴家枣园也被称为“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第一村”。
  六十多年的风雨岁月,吴家枣园村经历了炮火硝烟,沧桑世事。毛岸英的旧居曾被敌人飞机轰炸过,又因多年的风吹雨淋,土窑洞差点垮塌,幸亏村里一位叫吴凌云的农民悉心保护,才有今天的完好。吴凌云系毛岸英当年上“劳动大学”的务农老师、劳动英雄吴满有的侄子。他今年54岁,虽是一个农民,却对“红色文物”痴心不改。他怀着对革命先辈无限的崇敬,奔走呼号,借钱筹资,于2004年5月18日对毛岸英旧居进行修复,在村民的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苦干,旧居恢复完好,对外开放,成为自发恢复开放革命旧居,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典型事例。“延安毛岸英青少年教育中心”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赞誉和好评。
  1991年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曾感慨咏叹:“假若,我们所有的干部对子弟都能像毛主席对毛岸英那样,我们的党就一定兴旺,一定为群众所拥护”。毛岸英在此拜师务农的掌故,永远展示着领袖与儿女们情感世界的千古绝唱,它也已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吴家枣园亦升华为国人应精心呵护的一座美好的精神家园。
  吴凌云的红色情结。 农民吴凌云现为“延安毛岸英青少年教育中心”主任。吴凌云的父亲与当年毛岸英学习种地的老师吴满有是弟兄。吴满有是吴凌云的伯父,当年他们同住一个院落的窑洞。
  吴满有在1948年陇东宝鸡我军和胡宗南匪军的战役中“被俘失节”,以后被送回到延安,这位昔日的“劳动英雄”,从此便悄声在家放羊,1959年3月郁郁而终。吴满有去世后,他的儿女们有的回到了老家,有的随部队去了新疆。家里的几孔土窑洞就由吴凌云的父亲继承,在父母相继去世之后,这几孔窑洞就留给了吴凌云。
  改革开放后,吴凌云靠自己娴熟的驾驶技术,开过拖拉机、出租车和私家车,经营着一个祥和而美满的五口之家。吴凌云挣了一些钱,生活变得富裕,在城里买了房子,搬出了土窑洞,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但吴凌云总觉得心里缺点什么。他想起小时候父母在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好好保护毛岸英留下的物品的嘱托,他的胸中便时时涌现一股红色情怀。他想自己如今过上了好生活,应该是为毛主席和毛岸英做点什么的时候了。毛岸英曾住过的土窑洞由于年久失修,无人居住,已经破败不堪,他就想着要把旧居重新进行修整,让它完整的保存下来,完成父母的遗愿,也圆自己心中的那个红色的梦。
  自筹资金恢复旧居。 吴凌云是个说一不二,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做成的人,一旦心里有了想法,他想立刻付诸实施。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和要好的朋友,他心里非常担心亲人朋友们反对他这样去做,哪知他的想法刚一说出,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支持。他和两位好友张勇、黑玉花共同筹集了30多万,招收了20多名工人,动用15辆机动车,开始实施旧居恢复工程。
  2004年5月18日,毛岸英在延安的旧居恢复工程正式启动。吴凌云的工程开建后,许多村民都主动帮忙,他们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个村子的荣誉,都不计报酬。有的提水,有的担土,还有人将自己家里的农用三轮车开到工地,供工程调遣使用。帮忙修建的村民们,有年近七旬白发老人,也有十六、七岁的毛头小伙。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们表示,忘记谁也不能忘了毛主席,修筑毛岸英旧居,对全村人来说是件大事!
  吴凌云修整毛岸英旧居的事逐渐被传开,社会各界对吴凌云的做法表示大力支持。来自香港、澳门等地的不少热心人士,纷纷主动表示要出一把力;市区相关部门和领导也非常关注和重视,亲自来村上察看工程的进展情况。有不少好心人主动捐钱捐物,一些退休老干部自发地组成了宣讲团,只要旧址上举行活动,他们就义务前来“呐喊助威”。
  2008年11月28日,毛岸英生平事迹陈列馆开馆仪式在吴家枣园隆重举行。应吴凌云和共青团延安市委的邀请,毛泽东主席的儿媳、毛岸英夫人刘思齐和毛泽东的嫡孙毛新宇等出席了当天的开馆仪式。老吴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和毛泽东的嫡孙毛新宇应邀出席“延安毛岸英青少年教育中心”开馆仪式
  毛岸英生平事迹陈列馆由农民吴凌云自筹资金100多万元,经过6年艰辛努力建成。馆内陈列了毛岸英一生各个时期的图片百余幅,毛岸英生前的生活用品、家具等。目前,毛岸英青少年教育中心已形成了旧址部、陈列馆和宣讲团三部分。
  吴凌云对记者说:“我为啥要建这个延安毛岸英青少年教育中心?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却不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的目的就在这儿。有人说,你一个普通老百姓,弄这干啥,我说,没有毛主席,哪有我这老百姓现在的幸福?我已五十多岁的人了,吃水不要忘记挖井人,幸福不要忘记毛主席,毛主席领导咱中国人民打下江山,我们世世代代要记共产党、毛主席的恩情。”
  电视剧《毛岸英》剧组来到吴家枣园吴凌云家拍摄,老吴白天黑夜忙乎着给予大力支持,哪个地方路不好,车上不去,他便带人去抢修。剧组在冰冷的延河水中拍摄,老吴便到市消防队联系借来高腰雨靴、雨衣等。他给剧组腾开窑洞、房间,让剧组人员休息,给他们烧开水,熬小米稀饭……忙个不停,《毛岸英》上映后,总编剧、制片人张丽、演员韩中、于晓光等纷纷打来电话向老吴表示感谢。
  还有不少来延安毛岸英青少年教育中心旅游参观的人们,也纷纷为他祝贺,并说从吴凌云身上他们看到了延安精神。
       吴凌云,一个平凡的农民,干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他的事迹正在革命圣地延安流传着,并受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参观者敬佩。

   (作者简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毛体书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传播学会会长、陕西省作家学会会员、《现代企业》杂志社长、总编辑 。笔名:野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