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wz.png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经济--时代风采--名界楷模

名界楷模

永坪炼油厂“深度”大修结出“安”“稳”硕果

发布时间:2024-12-04 17:22:21 浏览次数:301 来源:  分享:

□康汶 王永红

   1.JPG

        初冬时节,陕北依然是一副硕果飘香的景象,不禁让人想到苏轼的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块厚实的土地上,谷物瓜果一一见证着收获。而此时的永坪炼油厂,生产运行安全平稳,“提收减损”数据又一次刷新,-20#柴油紧随市场需求加大产销创效可观……这是一场“深度”大修结出的丰硕果实。

    11月11日,永坪炼油厂组织召开装置大修总结大会,全面总结回顾了今年的大修工作,分享了此次检修的好经验、好做法。

        关于这场检修、这段记忆,每个永炼人都深有感触。这是永炼史上首次四年一次的大规模检修,从第一套装置停工到最后一套装置开工,整整53天,8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辅助装置、公用系统全部检修,面对259大项、2444小项、42个重点项目的繁重检修项目和紧张的工期,所有参检人员过着“白+黑,5+2”的生活,勠力同心攻坚在检修战场。

“高考”模式战大修

2.JPG

         此次大修直接影响着下一周期的装置安稳长周期运行,这无疑是永炼的一场“高考”,如何答好这张考卷,永炼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大修预制工作早就提上了日程,所需物资也均在大修前全部到位。大修开始后,永炼北门厂区内就制作了巨幅大修动态长廊,检修细则、要求、目标等全部在内,醒目的红底黄字检修倒计时增加了检修的紧迫性,每天更新的纪实掠影定格了每一个鏖战大修的故事。

        为高质量完成此次大修,该厂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五保”要求,扎实贯彻炼化公司“两提升一落实”工作具体要求,成立了大修指挥部、每日召开大修调度会对存在问题统筹协调,指挥部下设13个专业小组“精准护航”,专业部室下沉一线现场指导,参检人员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所有票证采取“预约制”集中办理,针对大修项目的复杂性和风险的多样性,严把风险分析环节,加强特殊作业管理。多层次、多维度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创新提出“网格化”管理、“循环检查法” “三预制”实践法等举措,抓好承包商入厂资质审核监管、现场施工安全、检修作业风险及强化装置开停工过程监管,使大修实现了安全环保“零事故”目标。

6.JPG

        在此期间,肩臂上带有“质量督查”字样的督查组成员和技术质量部协同行动,对各个检修项目均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查和质量评估。在焊接现场,督查组对焊接过程和焊接后的验收全程跟踪,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靠。在管束清洗场,督查组对整体清洗规划、清洗效果明确要求,把好管束验收关。在液化气站装车区,督查组对明沟地基的基础强度进行检查,确保检修质量和安全。同时,对备件更换等其他关键环节严格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检修项目各个环节均符合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3.JPG

        为了保障“两器”检修的安全和进度,维修车间职工挤在仅能容纳两人进入且必须蹲下作业的狭小空间内完成特阀拆卸。针对每一台特阀,他们提前制定了“一阀一策”检修方案,确保每台阀门精检细修。就在这个区域,当“两器”人孔打开后,除了联合二车间的领导、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进入内部开展联合检查外,厂级领导、职能部室人员、电气仪表人员也穿戴好连体衣、顶着高温进入“两器”进行检查。他们对每一个管线、每一处焊缝点都认真检查、严谨评估,用专业的眼光审视着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只为扎实做好此次检修。

        经过严格精细的管理,该厂攻破了“两器”检修、加热炉炉管更换、填装催化剂等一个个挑战和难关,扛下了此次能力和实力的双重考验。

 4.JPG

一群人的集体“亮剑”

        两个月前,永炼还是一片奋战检修的繁忙景象,每天平均1800人进厂施工,无论是作业现场,还是自主检维修现场……砥砺奋进的永炼人,用一份踏实肯干的“热烈”勇敢应战这场史无前例的大修。

        检修开始后,党、团突击队旗在全厂10余个检修重点区域、重点装置随风飘扬,党团员冲锋在“急难险重”任务最前面。在联合二车间“两器”检修的关键时期,30余天,负责该项检修工作的技术员王文军每天至少要从窄小的人孔钻进去五、六次,盯紧作业环节,确保待生立管及密封结构、外取热返回管、内取热盘管及蒸发管等各项目合格安全。

        火炬系统检修区域较大,有效的检修时间仅7天,除了外协工队施工外,留给联合二车间谢文杰班组的有效检修时间也就2天。他们加班加点,仅用一天半时间就抢先完成了4个储罐清理、换阀、拆卸及回装仪表等任务。次日一早,又迅速转战重沸器手孔的清理和换热器内壁清理的工作中。重沸器手孔积存了诸多油污,操作工需要拿着勺子,将胳膊伸进手孔,一勺一勺将油污等舀出来,平均清理一个容器需要2个多小时,而他们高效完成了当天的检修任务。

        就在不远处,由于高温运行,再生器双动滑阀螺栓焊死,拆卸难度极大。维修车间钳工班在“一二、一二”的号子声中完成了拆卸。此次大修,两个钳工班组总共20人却承接全厂机泵、分机、空冷等设备检修200余项。

5.jpg

        在电仪车间计量室,57岁的老师傅白延伟带着老花镜,端坐在椅子上不停地转动着仪表校验器,一个机械的动作一天要重复进行300余次。他和两位女同事承担着这次检修中压力表、双金属温度计、热电偶、铂电阻、玻璃温度计等仪器仪表的检定校验工作,齐心协力完成了3124块压力表、1106 支双金属温度计的检定。

16.JPG

        各装置的容器清理是自主检修的一项重头戏。联合三车间重整装置预加氢容器罐V1102是比较难清理的容器了,董海林班组连续清理10小时,30余袋装有油渣等垃圾的白色编织袋“壮观”地立在二层平台上。汽油精制装置左同义班组2天挑战完成8个容器的清理工作,为了赶进度,班组5人轮流作业,全程录像作业,每20分钟,清罐人员会将头探出人孔换换气。

        动力车间的检修开始的最晚却需要最早完成,因为他们需要为其他车间提供蒸汽、除盐水等,有效检修时间只有10余天。除盐水装置的检修由设备技术员张小娥全权负责,自检修开始,家住子长市的她再没回过家,一直住在宿舍。早7晚10成为她工作的常态,一个小马扎也被她随身携带,实在太累时就坐着缓缓。尤其是检修的最后阶段,她两天一夜坚守在作业现场,按计划提前三天完成任务,为全厂装置提前开工抢到了先机。

        这些事迹和这些人,只是检修群像中的缩影。每名参检人都尽责担当、盯紧各自的目标任务,写好属于自己的检修“篇章”,为此次深度检修的圆满完成贡献了力量。

依“新”向“绿”  大胆创新见实效

        走进永炼联合二车间,各装置区都冒着热腾腾的蒸汽,催化装置现场,两名操作工正在按6S标准清理设备卫生。一名操作工介绍,检修后的装置运行较好,原本的小问题和一些‘老坏损’,都通过检修解决了。就拿液化气泵来说,检修将其由立式高速离心泵改为卧式低速泵,不仅解决了原设备故障频发的问题,降低了维修费用,还为液化气精制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向内探索创新力,向外寻求前沿技术支撑”是永炼生产运行中一直倡导的做法。此次大修,永炼引进并成功应用法兰螺栓定力、涡流检测、耐磨衬里喷涂等新技术。

        在停工吹扫过程中,该厂采用柴油对重油系统进行清洗,还引进了“钝化除臭”新技术。“今年检修停工,采用了柴油洗塔和‘钝化除臭’技术,用柴油和钝化剂对塔盘、重油系统清洗了一遍。人孔打开后,塔盘、容器较往年明显干净,两项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耐用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安全又环保。”联合二车间安全总监马天明介绍。

7.JPG

        在换热器和人孔作业过程中,永炼开创性地运用定力矩紧固方式,避免了因紧固不当引发泄漏风险,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施工作业管理共168处。通过引进涡流检测技术,为每条接管拍摄了专属的“CT影像”,精准对塔器、设备容器接管、临氢系统管线等特种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诊断,为装置后续长期安全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应用耐磨衬里喷涂材料有效延长旋分器运行周期,实现了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应用LH-W-6耐高温反辐射涂料提高了加热炉热效率,在保证炉出口温度的前提下,降低了炉壁热损失、提高了炉管热传导,节省了燃料。

        此外,针对常压装置中常顶油气换热器存在严重腐蚀、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染罐”事件,此次检修,该厂果断在常顶油气出口增设在线分析仪,及时获取介质成分的变化情况,从而提前预警潜在风险,有效保障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如今,陕北地区气温骤降,但是丝毫未影响永炼各装置的平稳运行,该厂正围绕年度354万吨生产加工任务主动加压,力求走稳运行每一步,这是“深度”大修结出的“安”“稳”硕果。不止于此,该厂还在持续开展技术攻关、运行分析等活动,为高质量的生产运行精准赋能。同时,全厂按专业细致梳理各项目标责任书,盘点全年新做法、新成效、好经验,集中精力向全年目标冲刺,力争为2024年交上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