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这本是一个后文革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文革记忆。最初(1980年代)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后来(1990年代以后)被怀旧情绪驱使着的人们,泛化推广到用它指称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称呼,说明两者在其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创作范式、美学风格上存在某种内在同一性。
李艮,1908年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姜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0年考入长安县府君庙小学。1926年春考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陈浅伦,1906年生于陕西省西乡县。1925年春考入汉中省立第五师范学校。1927年春参加中共组织创办的西安中山学院农民运动班学习。11月回西乡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陈原道,1902年出生在安徽巢县青岗乡(今巢湖市栏杆集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入私塾读书。1916年入龙华小学。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他在作文中写道:“身可杀,而爱国热血不可消;头可断,而救国苦衷不...
王平章,1901年生,湖北汉川人。1920年考入武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后参加陈潭秋创办的进步团体“湖北人民通讯社”,并在党领导的“启明工读学校”和“汉江印刷社”从事印刷革命书刊的工作。
赵博生,1897年出生于河北沧县东慈庄(今属黄骅市)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先后在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任职。1924年冬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任旅参谋长、特种兵旅旅长、军参谋长,参加...
陈理真,又名陈履真、陈力真,1907年生,安徽萧县人。7岁入私塾读书,后考入徐州的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学习。他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逐步接受革命思想。毕业后在萧县任教。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萧县县...
韦拔群,1894年生,广西东兰人。早年就读于广西法政学堂。1916年初在贵州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战争。后进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黔军张毅部任参谋。
蔡申熙,原名蔡升熙,1906年生于湖南醴陵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0年入县立中学读书,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春入孙中山陆军讲武学校,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教导团工作。...
曹大骏,1902年生,湖北阳新人。1923年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武昌中山大学)就读。在此期间,他广泛阅读进步书刊,经常参加火炬社、青年读书社等进步团体的活动,结识了萧楚女、恽代英等革命青年。
毛简青,1891年11月生于湖南平江县浊水金窝(今三阳乡大西村)一个富绅家庭。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同年夏回国,在长沙任教。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与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