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这本是一个后文革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文革记忆。最初(1980年代)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后来(1990年代以后)被怀旧情绪驱使着的人们,泛化推广到用它指称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不同时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称呼,说明两者在其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创作范式、美学风格上存在某种内在同一性。
冀云程,原名冀步青,1910年出生于山西平遥县。1927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大学期间,他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党的刊物,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反帝大同盟”等党的外围组织。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蔡会文,1908年11月出生于攸县凉江乡山田村(今攸县莲塘坳镇山田村)。1925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黄甦,1908年出生于佛山市禅城区一个粤剧艺人家庭。早年在香港做工,积极投身工人运动。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他走街串巷,动员群众参加罢工斗争。罢工开始后,任纠察队第九支队队长。他率领队员巡逻海岸,封锁港口...
林青,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1911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因家境贫寒,早年在一家商号当学徒。1927年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来到上海,在沪东团区委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
郝清玉,1904年出生于河北省正定县。1918年到北平做制鞋工人。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裕华鞋庄建立了正定县第一个工人运动党支部。
吴焕先,1907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紫云区四角曹门村(今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1923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他一家六口惨遭国...
刘畴西,1897年生,湖南长沙望城人。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夏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曾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同年11月毕业后,任教导1团3连...
方志敏,1899年8月出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先后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中共江西区委工委书记、中共江西省农民...
曾中生,1900年出生于湖南兴宁县(今资兴市)。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市。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并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活动。